杜邦嗜酸乳杆菌NCFM—一款功效经验证的益生菌发表时间:2023-05-16 16:00 对免疫系统的有益调节益生菌理念与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保护人体免受外来传染致病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和恶性细胞及其他有毒因子侵害的、非常高效且复杂的系统。发挥最佳功能的免疫系统是一项重要的传染和非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中估计包含80%产生抗体的细胞。肠道微生物群代表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其中一个关键要素[Calder等人,2013年]。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幼儿暴露于抗原下对促进肠粘膜免疫系统的发展并维持免疫自稳至关重要。源于肠道微生物群及环境中的微生物抗原在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成熟及正常疾病抵抗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点在对无菌小鼠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无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发育不良,其肠道粘膜中的IgA浆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少。与传统饲养的动物相比,它们的疾病易感性更高。西方社会微生物暴露减少还与特应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Calder等人,2013年;Versini等人,2015年]。有大量证据表明特定的益生菌菌株能够刺激和调节天然和后天获得的免疫应答的多个方面。这可以是通过刺激肠道免疫系统或者调节免疫细胞产生及功能[Lei等人,2015年]。能够调节某些免疫功能的益生菌可能改善对口服疫苗接种的反应、缩短持续时间或降低某些类型感染的风险,或者降低过敏症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或减轻症状[Duerkop等人,2009年;Hardy等人,2013年]。调节免疫系统是有关杜邦™丹尼斯克®系列益生菌的密集研究的一个领域。目的是为了了解每种菌株如何帮助维持和平衡最佳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受名叫细胞因子的化合物所控制。细胞因子是细胞产生的激素类似蛋白质,会影响其他细胞的行为且因此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表达可以通过特定的益生菌来调节。然而,从体外和人体研究方面来解释细胞因子水平的健康相关性仍是一项挑战。
细胞因子及其他免疫标志物的表达 体外实验被广泛用来界定益生菌的细胞因子表达谱并因此确定其免疫学功效。通过衡量在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相互作用过程中益生菌的影响,生成可以帮助确定每种菌株为实现均衡免疫健康做贡献的信息。在体外研究嗜酸乳杆菌NCFM®诱发PBMC分泌特定细胞因子的能力:白细胞介素(IL)IL-10和IL-12。IL10/IL-12比率被普遍用来区分具有促炎和抗炎作用的菌株。这类结果与乳酸乳球菌菌株及非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作比较。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诱发IL-10的程度略高于乳酸乳球菌,且略低于大肠杆菌。诱发IL-12的程度低于乳酸乳球菌,且高于大肠杆菌(如图12)[Foligne等人,2007a年]。这种类型的细胞因子表达可能使免疫系统转向所谓的Th1型反应,由此在防止肿瘤、细胞内细菌、病毒及抗变态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研究还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拥有上调参与细胞介导免疫的细胞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的能力。植物乳杆菌菌株被用作比较的基准(未公布数据)(如图12)。 图 12. 由嗜酸乳杆菌 NCFM®诱发的体外细胞因子表达(TNF-α / IFN-γ 内部生成数据,未公布) IFN-γ提高了Th1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功能,而TNF-α让系统做好由嗜中性白血球、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展开“巡逻”活动的准备。这些数据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可能通过促使产生对激活免疫应答很重要的细胞因子而改善人体防御系统。这种细胞因子数据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可能促使Th1类细胞成熟,这是由于其上调IFN-γ及其与IL-12相比稳定表达IL-11的能力。还有采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展开的体外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嗜酸乳杆菌NCFM®的免疫调节特性[Foligne等人,2007b年;Zoumpopoulou等人,2009年]。我们曾展开一项研究来探究益生菌在树突状细胞(DCs)中的抗炎潜力。DC属于在调节对自身及外来抗原免疫应答并诱发和维持免疫耐受性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的抗原提呈细胞(APC)组。研究表明,在采用某些益生菌菌株等各种刺激物激活之后,DC达到成熟并导致功能改变,例如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Foligne等人,2007b年]。另一项研究专门探究肠上皮细胞(IEC)、BMDC与细菌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没有诱发对IEC的任何刺激,不论是否存在BMDC。在BMCD直接与嗜酸乳杆菌NCFM®相互作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IL-2、IL-6、IL-10、IL-12和TNF-α的表达。嗜酸乳杆菌NCFM®未通过IEC单层细胞激活BMCD[Zoumpopoulou等人,2009年]。与许多其他细菌一样,嗜酸乳杆菌有一个结晶表面(S)层,它由一种特定的S-层A蛋白组成。该S层代表最外层的细胞壁组分,且具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包括对特定环境条件的反应。这还表明乳酸菌粘附肠道上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很重要[Buck等人,2005年]。一项体外研究专门探究嗜酸乳杆菌NCFM®及其细胞表面成分与DC的相互作用。嗜酸乳杆菌NCFM®附着到DC上并诱发浓度依赖性的DC激活。此研究进一步表明这种细菌粘附到DC特异性受体上。嗜酸乳杆菌NCFM®缺乏S-层A蛋白的突变体粘附此受体的能力显著降低。此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嗜酸乳杆菌NCFM®的S-层A蛋白与主要受体相互作用并调节DC免疫功能[Konstantinov等人,2008年]。虽然嗜酸乳杆菌NCFM®及其他乳杆菌的细胞表面成分能够激活DC等各种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这种免疫调节的机理普遍未知。利用细胞因子表达数据作为一项预测性检验,嗜酸乳杆菌NCFM®不太可能成为一项强大的炎症减轻因素,这是由于其相对较低的IL-10诱发率。这已经在化学诱导炎症动物模型中得到确认。本检验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与对照品相比并没有显著减少肠道炎症[Foligne等人,2007a年]。
环氧合酶表达及肠道通透性 肠道充当内部屏障,阻止致病性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身体。肠道的内表面由一层细胞(上皮)组成,它被一层在屏障效应机制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粘膜层(主要由蛋白偶联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粘弹性层)所覆盖。紧密连接是让上皮细胞相互偶联的蛋白质结构。这些结构控制并维持平衡的肠道通透性。通透性提高与某些疾病(例如过敏症和炎症性肠病)有关,因此适当调节紧密连接的功能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很重要。一项体外研究衡量了益生菌菌株的无细胞上清液(CFS)及病原菌(大肠杆菌E.coliO157:H7)对紧密连接完整性以及环氧合酶(COX)表达的影响。由两种不同的基因编码而成的COX-1和2均为前列腺素生成酶,且对胃肠道健康很重要。COX-2是可以在大部分组织中诱导的,且慢性过度表达是一项炎症和癌症的特征。COX-1可永久表达,且对正常组织功能和修复至关重要。为了促进肠道健康,则需要在维持甚至提高COX-1活性的同时降低异常COX-2活性。嗜酸乳杆菌NCFM®的CFS并未增加紧密连接强度,反而由于高乳酸含量而使之略微降低,而由于乳酸被人体结肠中的微生物群落迅速代谢导致在体外没有观察到这种影响。这种降低幅度显著低于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降幅,且在测定COX基因时没有造成任何异常免疫应答。嗜酸乳杆菌NCFM®使COX-1和COX-2都保持在基础水平,相反致病性大肠杆菌使COX-1水平降低、COX-2水平上升[Putaala等人,2008年]。
对小鼠模型中柠檬酸杆菌结肠炎的功效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是小儿腹泻的一种常见病原菌,它会导致肠道粘膜中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损伤。小鼠病原菌柠檬酸杆菌导致鼠科动物肠道内类似的损伤,且被用作本研究的模型。在柠檬酸杆菌感染之前,或者在六至八周大时伴随暴露于柠檬酸杆菌下,连续四周、每周两次采用嗜酸乳杆菌NCFM®接种两周大的BALB/c小鼠。此后,每周两次摄入这种益生菌。此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嗜酸乳杆菌NCFM®接种显著减少了柠檬酸杆菌感染、抑制其繁殖并方便其清除。研究发现,这种功效在采用嗜酸乳杆菌NCFM®提前接种的小鼠身上更加明显,由此表明具有比同时摄入这种益生菌菌株更好的保护作用。细菌移位减少表明,采用嗜酸乳杆菌NCFM®提前接种还能阻止小鼠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散播。益生菌治疗还刺激了结肠中的调节性细胞因子表达(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研究还发现,在诱发肠道IgA分泌及下调促炎细胞因子表达(TNF-α、IL-6和IL-12)方面,采用嗜酸乳杆菌NCFM®提前接种比伴随使用这种益生菌菌株更加有效[Chen等人,2005年]。在另一项研究中,相同的鼠科动物模型被用来进一步评估益生菌治疗对减轻小鼠的柠檬酸菌族相关结肠炎的功效,并探究DC对调节宿主应答的作用。所获得的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采用嗜酸乳杆菌NCFM®提前接种降低了小鼠对柠檬酸菌族感染的易感性、缓解了结肠病理并降低了排泄物中柠檬酸菌族的分泌。这种益生菌治疗还刺激了宿主产生较高水平的IgA,并增强了对细菌的保护性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表明,当嗜酸乳杆菌NCFM®致敏DC被过继转移给小鼠而不是通过口服摄入这种菌株时,则对在存在肠道细菌感染时的粪便细菌数量、IgA水平、结肠组织病理学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胞因子水平有类似影响[Chen等人,2009年]。这些成果表明,DC在益生菌减轻柠檬酸杆菌结肠炎的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且嗜酸乳杆菌NCFM®接种将刺激DC的功能,由此进一步增加由DC触发的免疫应答。研究的结论是嗜酸乳杆菌NCFM®可充当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并刺激对肠道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实验性白色念珠菌感染防护 念珠菌酵母通常存在于大部分人体内,但由于药物治疗或原发疾病等原因导致不受控制地过度生长会造成念珠菌症,即由念珠菌属且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导致的真菌感染(真菌病)。念珠菌症涵盖从体表感染(例如鹅口疮和阴道炎)到全身且可能严重的疾病不等。念珠菌感染发病率的提高及其对抗真菌抗生素抗性的日益提高为探索将益生菌用于预防和治疗念珠菌症的全新研究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Wagner等人,1997年]。有一项研究关注先前定植嗜酸乳杆菌NCFM®及其他益生菌如何影响免疫缺陷小鼠的抗体应答,并与由仅定植白色念珠菌的消化道产生的抗体应答相比较[Wagner等人,2000a年]。此研究表明,虽然这种益生菌并未诱发对其自身抗原的强烈抗体应答,他们改变了小鼠对白色念珠菌的抗体应答。作者观察到这种益生菌的混合免疫调节作用。这种益生菌菌株诱发了对一些白色念珠菌抗原的抗体应答,但抑制了对其他白色念珠菌抗原的抗体应答然而,这些数据表明,有效地延长了采用白色念珠菌定植[Wagner等人,1997年]的免疫缺陷小鼠存活时间的嗜酸乳杆菌NCFM®等益生菌也强烈地刺激了这些小鼠体内对白色念珠菌抗原的抗体的产生。这表明,在提供念珠菌症保护时,共生菌群应该视作体液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分。某些益生菌还可明确地提高或抑制对通过消化道粘膜表面摄入的抗原的抗体应答[Wagner等人,2000a年]。热灭活嗜酸乳杆菌NCFM®表现出更加有限的保护作用[Wagner等人,2000b年]。另一项研究已经评估了嗜酸乳杆菌NCFM®及另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的能力来保护免疫缺陷小鼠免遭口胃管和全身性念球菌症[Wagner等人,1998年]。与采用白色念球菌单杂交的小鼠相比,采用白色念球菌及任何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来双杂交的小鼠的胃及肠道内白色念球菌数量显著减少。消化道中存在任何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降低了小鼠播散性念球菌症的发病率。与另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相比,嗜酸乳杆菌NCFM®提供了更好的内起源、全身性(播散性)念球菌症保护。两种嗜酸乳杆菌菌株都延长了小鼠在定植白色念球菌后的存活时间(与采用白色念球菌单杂交的小鼠性比)。但是,嗜酸乳杆菌NCFM®提供了最有效的保护。与采用白色念球菌单杂交的小鼠相比,采用白色念球菌及任何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双杂交小鼠的幼鼠生长显著改善。评估采用其中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或白色念球菌单杂交的或者采用其中一种嗜酸乳杆菌菌株或白色念球菌双杂交的小鼠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应答。与无菌小鼠相比,采用嗜酸乳杆菌单杂交的小鼠血清IgG和IgM增多。采用白色念球菌单杂交的小鼠有更多的IgG、IgA和IgM,虽然这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增幅比采用嗜酸乳杆菌NCFM®和白色念球菌双杂交的小鼠更高。较新的数据表明采用嗜酸乳杆菌菌株和白色念球菌双杂交的小鼠生成比采用白色念球菌单杂交的小鼠更多的抗体。这些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可以为免疫缺陷小鼠提供重要的念球菌症保护,且相同菌种的不同菌株提供不同程度的生物治疗功效[Wagner等人,1998年]。总之,由于嗜酸乳杆菌NCFM®抵抗常见肠道病原菌及其毒素的抗菌活性,它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从而可能导致降低腹泻及其他肠病的风险,并提供全身性感染防护作用。这类研究表明,有益功效还可部分归因于免疫刺激,即增强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应答。
改善接种效果 我们展开了一项动物研究来专门研究炭疽杆菌感染的替代性疫苗策略。嗜酸乳杆菌NCFM®的重组菌株被用来通过特定的树突状细胞诱导肽提供对树状突细胞(DCs)的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小鼠口服接种这类保护性抗原肽诱导了对炭疽杆菌强大的保护性免疫力。此外,中和PA抗体及IgA表达细胞的血清抗PA滴定量水平全都与皮下注射标准重组PA加氢氧化铝相当。这种DC靶向抗原口服给药策略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通过可能具有对病原菌的粘膜免疫应答的细菌佐剂来提供一种安全且具有防护性的疫苗[Mohamadzadeha等人,2009年]。
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 另一项研究专门研究了嗜酸乳杆菌NCFM®与乳双歧杆菌Bi-07™组合对小鼠特定免疫标志物的剂量依赖性功效。此研究给小鼠喂食三种不同剂量的益生菌制剂,其中初始细胞总数>3.5*109cfu/g(0.25、0.50、1.50克/千克体重)。在中等和高剂量时观察到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增加。这是与身体以前遇到过的抗原的一种反应。赋予免疫系统对过去感染“记忆”的记忆型T细胞和抗原特异性白细胞被更快激活,童儿提供更快的感染防护。补充高剂量的益生菌还导致NK活性显著提高。NK细胞属于自然免疫的主要细胞效应物,且对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至关重要。这类结果表明,以某些剂量水平补充这种益生菌组合可以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Cai等人,2008年]。
刺激免疫球蛋白 在一种动物模型中进一步检验嗜酸乳杆菌NCFM®积极影响粘膜和全身性免疫应答的能力。研究表明,作为同时还包含嗜热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婴儿双岐杆菌的酸奶的一种组分,嗜酸乳杆菌NCFM®改善了霍乱毒素接种后小鼠的特定肠道和血清IgA产生[Tejada-Simon等人,1999年]。一项衡量接种后主要免疫应答的人类研究评估了嗜酸乳杆菌NCFM®刺激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在口服接种霍乱疫苗前一周,健康的志愿者口服安慰剂(麦芽糊精)或嗜酸乳杆菌NCFM®。从第0天开始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或安慰剂并持续21天。研究对象每天摄入包含10E10CFU嗜酸乳杆菌NCFM®的两颗胶囊,或者两颗麦芽糊精(对照品)胶囊。在第7天和第14天,研究对象口服疫苗。在第0、21和28天取血液样本,并决定抗原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这些免疫球蛋白在身体的免疫防御策略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安慰剂组相比,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往往会在第21-28天期间增加特定的血清IgA。这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刺激特异性免疫(如第21页上的图13所示)[Paineau等人,2008年]。 图 13. 与安慰剂相比,补充嗜酸乳杆菌 NCF M ®后口服疫苗人体中的特异性 IgA 滴定度水平[Paineau 等人,2008 年]。 改善免疫标志物 在一项随机对照交叉临床试验中,研究一款市售益生菌奶酪作为一种 图13.与安慰剂相比,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后口服疫苗人体中的特异性IgA滴定度水平[Paineau等人,2008年]。益生菌食品而改善老年人的选定免疫标志物的潜力。三十一位健康的老年志愿者摄入包含大约109CFU/天的鼠李糖乳杆菌HN001™和嗜酸乳杆菌NCFM®的益生菌奶酪。在连续4周的益生菌干预之前摄入不含益生菌的奶酪两周(导入),而在干预之后再采用相同的对照奶酪完成持续4周的清洗期。摄入益生菌奶酪显著提高了NK细胞杀伤目标肿瘤细胞的能力。发现对照和益生菌奶酪都导致有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提高。我们发现奶酪是益生菌研究的一种有效载体,且研究表明日常降幅摄入这种益生菌奶酪可以帮助增强免疫系统,且将其加入日常饮食中可以改善老年人对有害外部挑战的免疫应答[Ibrahim等人,2010年]。总而言之,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可以一种对在肠道外细胞介导免疫系统致敏很重要的方式调节免疫应答标志物。从体外、人类及动物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嗜酸乳杆菌NCFM®可以通过促进和激活对提供感染防护很重要的免疫应答来改善人体防御系统。
对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影响:益生菌组合对桦树花粉过敏的影响 我们展开了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来专门研究桦树花粉过敏症状是否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有关,且益生菌是否有功效。此研究所采用的益生菌菌株,即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l-04™的组合,是基于它们具有抗炎特性或者预期能够诱发抗过敏细胞因子(根据前述体外和动物试验评估)来选定的。总之,此研究表明摄入这种益生菌组合对鼻腔嗜伊红血球有积极的影响,这表现出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及免疫参数的强大相关性,且还表现出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减轻的趋势。从3月到4/5月间,摄入这种益生菌组合还导致粪便中的乳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多。直到六月份干预结束时,这些数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在桦树花粉季节,微生物群发生了整体变化,在该季节的高峰期主要微生物群组增多。这种情况在益生菌和安慰剂组中都能观察到,由此表明它并非受干预的影响。这类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可能提供一种替代性或补充性的花粉过敏治疗方法[Ouwehand等人,2009年]。研究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具有各种不同的免疫调节特性。这些为所观察到的、菌株的许多健康益处提供了一个机械基础,且表明了在健康应用中的新潜在目标。
减少感冒与流感症状 普通感冒指一组不同的、大多轻微的上呼吸道(URTI)疾病,它们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且被视为一项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一项涉及300多位三至六岁健康儿童的研究专门研究了嗜酸乳杆菌NCFM®及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组合对呼吸道健康的影响。每天摄入总剂量为1×1010CFU的两种益生菌。此研究从11月持续开展至5月份,这是儿童由于气候条件严酷而特别容易罹患季节性疾病的时节。与安慰剂相比,嗜酸乳杆菌NCFM®显著降低了发烧的发病率及持续时间、URTI症状以及抗生素用量(如图14)。 图 14. 与安慰剂相比,嗜酸乳杆菌 NCFM®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减少情况[Leyer 等人,2009 年]。 在摄入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组合的组别中,我们观察到对感冒和流感样症状更加显著的影响且大幅减少了抗生素用量、缩短了生病天数(如图15和16)[ProvPatentAppl,2006;Leyer等人,2009年]。图 15. 临床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嗜酸乳杆菌 NCFM®使疾病持续天数缩短近一半图 16. 临床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嗜酸乳杆菌 NCFM®组的症状显著减少,且抗生素治疗次数减少 84.3%。 据报告,急性URTI,例如感冒和咳嗽,是影响运动员的主要疾病原因之一,且可能削弱训练活动。我们针对健康且体力活跃的成年人研究了每天摄入每种菌株总剂量为5×109CFU的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组合对训练表现及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影响。在整个主要感冒及流感季节连续5个月摄入益生菌,并研究补充对强度(1-10度)、频率(天/周)、持续时间(小时/周)和培训负荷(锻炼持续时间与强度的乘积)。此外,参与者们报告自我评估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症状及体育活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摄入益生菌组合的研究对象的URTI疾病发作时间显著延迟(如图17)。 图 17. 与安慰剂相比,嗜酸乳杆菌 NCFM®延迟了 URTI 疾病发作的时间。 最值得注意的成果是,与安慰剂组相比,益生菌组的参与者们报告锻炼持续时间和训练负荷显著下降,由此表明体育活动水平提高(如图18)。 图 18. 与安慰剂相比,嗜酸乳杆 菌 NCFM®延长了锻炼的持续时间。 总之,上述研究成果表明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是支持训练期间免疫系统健康的营养辅助物[West等人,2014a年]。免疫机制尚不确定。为了深入了解可能解释在每天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组合之后所观察到的呼吸疾病减少情形的机制,分析此群组子集的周围血液的血浆细胞因子、自然杀伤细胞活力及噬菌作用。总而言之,健康且体力活跃的人连续150天、每天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益生菌对天然免疫系统的参数没有显著影响。然而,要得出有关补充组合益生菌对URTI风险的益处并不部分与免疫系统调节(尤其是淋巴细胞介导的功能)有关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West等人,2014b年]。
其他健康相关的特性草酸盐降解活力 人体内积聚草酸会导致许多病理状态,包括高草酸尿症、肾结石、肾衰竭、心肌病和心传导疾病。我们展开了一项研究来评估60种乳酸菌菌株的草酸盐降解活力,其中包括嗜酸乳杆菌NCFM®。研究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的草酸盐降解活力为100%,与阳性对照食草酸杆菌DSM4420一样高。其他嗜酸乳杆菌菌株的活力为35-100%。这表明使用具有草酸盐降解活力的益生菌菌株对罹患草酸盐相关疾病的个人有益[Turroni等人,2007年]。嗜酸乳杆菌NCFM®降解草酸盐的能力预计是由于存在草酰辅酶A(CoA)脱羧酶和甲酰-CoA转移酶基因[Azcarate-Peril等人,2006年]。
口服粘附 研究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会适度粘附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作为牙齿模型)而在暴露于唾液中时存续24个小时且仅轻微丧失活力。结合其抗菌特性,这表明这种菌株多口腔健康有助益[Haukioja等人,2006年]。
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还有报告表明益生菌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及LDL胆固醇水平。然而,迄今为止的人体研究得出的结果自相矛盾,并没有明确观察到由于摄入益生菌而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情况。嗜酸乳杆菌NCFM®研究[Gilliland等人,1985年;Gil-liland&Walker,1990年]已经表明清除实验室生长培养基中胆固醇的能力。有报告称,在存在胆汁且没有氧气——这是肠道内存在的两项条件——的情况下,嗜酸乳杆菌NCFM®能够吸收胆固醇。研究还表明,这种菌株含有参与胆汁代谢的胆盐水解酶基因[McAuliffe等人,2005年;Walker&Gilliland,1993年]。然而,这些体外研究的重要性尚未在人类研究中得到证实。一项有关不同乳制品对血清胆固醇影响的人体研究采用含嗜酸乳杆菌NCFM®的甜味噬酸菌牛奶。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连续3周摄入甜味噬酸菌牛奶、酸奶和酪乳制品时,它们对血清胆固醇没有任何显著影响[Thompson等人,1982年]。
泌尿生殖应用 阴道内应用益生菌被广泛用来控制阴道或泌尿生殖感染的发病率。然而,仅有极少数临床研究已经公布。通过多项实验室化验来检验认为有助于预防尿路及阴道感染的嗜酸乳杆菌NCFM®特性[Reid,2000年]。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NCFM®产生了一种在模型系统中抑制超过90%的粪肠球菌1131粘附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还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在体外粘附尿路上皮及阴道上皮细胞。此外,在这些细胞中提前培养嗜酸乳杆菌NCFM®,然后暴露于三种尿路病原菌(大肠杆菌Hu734、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绿脓杆菌AK1)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竞争性地排除这些病原菌,分别抑制掉30、11和30%。产生过氧化氢可能在竞争性排除这些尿路生殖病原菌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发现嗜酸乳杆菌NCFM®产生H2O2,但与各种不同的乳酸菌菌株相比量较低。嗜酸乳杆菌NCFM®的功效表明其在控制阴道或尿路感染方面有潜在应用机会。
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越来越充实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肥胖产生、肥胖相关炎症及胰岛素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微生物群可能成为治疗代谢疾病的一个靶点,而不吃益生菌是一种方法。动物研究数据表明,色何如益生菌可能改善葡萄糖稳态。动物模型中的炎症标志物和脂质谱显著改善,但人体研究数据则存在争议(Razmpoosh等人,2015年)。抑制摄入益生菌的人类及动物研究对象的炎症反应被认为是益生菌对葡萄糖稳态的潜在作用机制。(Ruan等人,2015年;Firouzi等人,2013年;Tremaroli&Bäckhed,2012年)展开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来专门研究口服补充嗜酸乳杆菌NCFM®对胰岛素敏感性正常或削弱的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敏感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主要成果是嗜酸乳杆菌NCFM®组的志愿者保持胰岛素敏感性,而安慰剂组的敏感性有所下降。然而,两种基线炎症标志物和全身性炎症反应都不受干预的影响。因此,这种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优化功效是否与免疫功能有感尚不明确。在进行益生菌治疗之后,检测75%的粪便样本中的嗜酸乳杆菌NCFM®。这再次证实了嗜酸乳杆菌NCFM®在胃肠道中存活的能力[Andreasen等人,2010年]益处总结嗜酸乳杆菌NCFM®已经在北美市场上销售30余年,且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超过15年。近几十年来,有关嗜酸乳杆菌NCFM®的重大研究让人们深入了解这种菌株的益生功能。超过200份出版物,其中超过50份与人体研究、同行评审期刊有关,描述了嗜酸乳杆菌NCFM®、益生菌混合物及共生产品的多方面特性,包括嗜酸乳杆菌NCFM®的特征化、安全性及功效。基于这类数据,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嗜酸乳杆菌NCFM®具备一系列健康相关的特性,具体汇总如下:•改善胃肠道健康–提高体内自然有益菌水平–辅助消化与健康–减轻胃肠道不适–维持健康微生物群的平衡–有益地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及活力–减少乳糖不耐受症状–非常适合肠道生存–高度耐受胃肠道条件–对肠道细胞系的强大粘附力–正如体外及动物试验所证实的那样,提供肠道病原菌保护•对免疫功能的有益调节–正如人体临床研究所证实的那样,可能改善特异性免疫应答–如促炎IL-12和消炎IL-10等诱导细胞因子在体外表现得那样,可能影响免疫调节–可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症状•长期安全使用历史
参考文献: Alonso, V.R. and Guarner, F. (2013) Linking the gut microbiota to human health.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09, S21-S26 Altermann, E., Russell, W.M., AzcaratePeril, M.A., Barrangou, R., Buck, B.L., McAuliffe, O., Souther, N., Dobson, A., Duong, T., Callanan, M., Lick, S., Hamrick, A., Cano, R. and Klaenhammer, T.R. (2005).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biotic lactic acid 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11): 3906-12. Andreasen, A.S., Larsen, N., Pedersen-Skovsgaard, T., Berg, R.M., Møller, K., Svendsen, K.D., Jakobsen, M., and Pedersen, B.K. (2010).
|